C4D 2025.3.1+Redshift 2025.5.0白嫖版来了 windows 11
上个月23号Maxon刚刚发布C4D 2025.3.1和Redshift2025.5.0。当时新版C4D新增流体模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CINEMA 4D2025.3.1+Redshift 2025.5.0最新版渲染器,不仅支持最新版C4D,还是最新版RS渲染器,并且还是白嫖的版本。最关键是还支持最新版win11 24H2系统使用。安装也简单方便。
Redshift作为Cinema 4D的旗舰GPU加速渲染解决方案,一直以来就是三维创作领域的佼佼者。而Redshift 2025.5.0这个全新版本带来了众多令人振奋的全新特性和重要改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可视化、动画、影视特效及游戏开发等领域的强大地位。在本次版本更新中,Redshift对渲染核心、用户工作流程、材质系统、灯光控制、兼容性扩展以及交互性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首先,Redshift 2025.5.0在渲染引擎的性能上达到了新的高峰。引入了全新一代自适应采样算法,这一算法能够更为智能地分析场景中的复杂性和光照分布,从而动态分配采样资源,提高渲染质量的同时大幅缩短了渲染时间。这一智能采样不仅降低了图像噪点问题,并且对高复杂度反射、折射和全局光照效果表现得更为优秀。Redshift团队还进一步优化了显存管理机制,通过对几何体和贴图资源的动态分配与压缩,即使在显存有限的主流显卡上,也能最大程度利用硬件潜能,让大场景的制作更加流畅。与此同时,Redshift 2025.5.0增强了对多GPU渲染的优化算法,支持多卡异步负载均衡,可以根据每块显卡的算力和状态进行动态分工,在多GPU环境下取得极致性能。其次,本次更新尤为注重新材质系统的研发。Redshift 2025.5.0引入全新界面的材料节点编辑器,实现了更贴合艺术家思维的节点可视化操作。UI经过大幅优化,节点拖拽流畅、实时预览反馈及时,节点组织更加清晰明了。新版本新增Redshift Standard Surface材质,这是一套高度物理正确的材质类型,有力提升了材质表达的真实感和可控性。其特性包括支持多层反射透射、多重次表面散射(SSS)、复杂各向异性反射、微表面细节调节等功能,同时集成全新GGX微表面模型,表现真实。SSS算法获得了核心升级,对于皮肤、大理石、牛奶、玉石等半透明对象细腻渲染更具说服力。材料库也获得了扩展,包含了更多专业级预设纹理与参数,便于快速调用。配合全新的贴图转换节点,用户能够对输入的贴图信号进行灵活处理,实现色彩校正、通道混合、遮罩和切割等复杂的自定义映射,大大缩短了美术制作周期。Redshift 2025.5.0进一步增强了灯光系统的灵活性与真实性。首先,Area Light、Spot Light等基础光源都在表现效率上获得了提升。全新引入的物理体积灯(Volumetric Light)能够在体积空间内产生精细的光散射和体积阴影,为大气、雾气、聚光等场景带来难以置信的电影级视觉效果。体积灯自带多种密度、颜色、衰减和噪波参数控制,可与新一代大气体积散射算法无缝结合,极大丰富了影视视觉表现手法。光照色彩支持ACES色彩空间,确保输出画面色彩还原接近真实拍摄。灯光链接管理和排除对象的选项也进一步精细化,便于实现角色-灯光独立分层控制,使动画和影视制作更加一体化高效。部署于布尔体和发射体的光源支持高分辨率精度采样和GPU加速,无论在静帧还是动画序列中都可保证光影细节一致性。说到兼容性和扩展性,Redshift 2025.5.0已经与Cinema 4D 2025最新版无缝集成,支持所有C4D原生对象、实例、变形器、克隆和MoGraph动画效果器。与Scene Nodes、Fields等新系统的数据桥接获得重大突破,对高维体积数据、Procedural Geometry等复杂生成也能实时读取与渲染。这一代还加强了与第三方资产库的兼容,诸如Megascans、Bridge、Substance等资源导入流程被进一步简化,材质和贴图转换适配由内置智能算法自动完成,极大提升效率。针对Alembic、FBX、USD等主流文件格式,Redshift的解析能力全面升级,大场景资产读取速度加快,新引擎可智能跳帧识别动画变化,优化序列数据的GPU缓存,确保交互性能和最终输出流畅。同时,Redshift 2025.5.0也带来了对Open Shading Language(OSL)着色器的更深层支持。用户可以直接在C4D中导入、编写和调试OSL自定义节点,与Redshift的内置材质协同工作,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非标准化表现。OSL节点不仅可以控制表面材质效果,还能与灯光、体积效果等进行融合,并支持GPU加速运行,真正实现美术与程序自定义的完美结合。在动画和特效方面,Redshift 2025.5.0的运动模糊算法得到全新优化,不仅渲染速度更快,质量也进一步逼真,还支持复杂变形目标与粒子动力学的数据读取,不损失拓扑变化,实现高质量的流体、布料、粒子等运动模糊效果。景深渲染同样进步明显,带来了全局光斑散射(Bokeh)的次世代模拟技术,可以轻松模拟出真实相机的光圈形状和五彩斑斓的焦外散景,从而打造电影级的光学感受。基于AI的降噪系统(AI Denoiser)也进行了扩展,增加了更多高频细节保护策略和边缘保留算法,率先支持NVIDIA最新Tensor内核架构,极大缩短了最终合成所需的清晰帧输出时间。Redshift 2025.5.0在渲染调试工作流程上也增加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功能。全新交互式Region Render(区域渲染)工具,可一键在任意视口通过拉框选择焦点区域快速预览和调整,不影响整帧渲染资源分配,适合精细调整或局部修饰。改进的Irradiance Cache和Photon Mapping两套全局光照辅助缓存被重新设计,噪点收敛速度加快,AO(Ambient Occlusion)默认效果更加真实且可控。渲染日志、诊断面板和性能监控工具做了UI强化,参数反馈更加直观,支持实时性能瓶颈分析,对美术和技术团队的协同创造大为有益。生产流程方面,Redshift 2025.5.0扩展了输出格式和后期通道的设定能力。Multilayer EXR输出现在支持任意自定义通道排列与存储,包括Z-Depth、UV、ID、Shadow、Cryptomatte等关键通道,一并输出到合成软件极为便捷。ACES和OpenColorIO色彩管理系统更加深入,支持色彩查找表(LUT)和HDR流程,保障影视、广告等行业的级联色彩标准。动画序列的自动命名、帧步进、批量任务分配以及Deadline分布式渲染调度接口,都获得强化,支持更大规模的云端团队协作。Redshift开发团队还强化了跨平台体验,支持NVIDIA和AMD新一代GPU驱动,兼容Win、Mac、Linux三大系统。macOS版专为Apple Silicon芯片优化,显著提升M系列芯片的渲染效率。同时,Redshift支持即插即用的显卡热插拔和动态任务切换,让多平台、多项目的自由流转更加无缝。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Redshift 2025.5.0重构了崩溃恢复机制,支持自动保存未完成进度,渲染任务意外中断可无痕恢复,大幅减少了丢帧和数据损坏风险。团队还开放了更多API和Javascript Hook,对自动化批量生产、参数远程控制、资产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技术支持,使得大规模动画电影、广告、元宇宙空间开发团队能够以工业流水线效率管理自己的资产管道。对于动画师和艺术家来说,Redshift 2025.5.0的用户友好性也是本次升级的一大亮点。内嵌式帮助与教程系统全面进化,所有新功能支持一键F1呼出实时说明。官方社区还为新版本同步上线了数十节深度视频课程和实战案例分析,帮助用户快速掌握新技术。材质、灯光与渲染设置的参数分组做了智能化分类,实现一键折叠/展开,参数关联性自动优化。参数调整历史支持撤销和版本比对,方便用户实验性创作与回撤,极大提升创作自由度。值得一提的是,Redshift 2025.5.0面向未来,全面支持虚拟制作和实时渲染趋势。Live View窗口获得几乎实时的全景反馈,即使处理复杂人物、动物、车辆等动画场景,在HDRI光照和多层材质下,也能实现近乎无等待的交互预览。实时灯光、实时后期调色与造型调整都可一键回传至主项目管理。这一切紧跟虚幻引擎等实时渲染系统的发展潮流,为元宇宙、虚拟现实、实时可视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Redshift开发团队亲自为2025.5.0进行了高度自动化的兼容性测试,确保在各种工作站、渲染农场、虚拟分布式云计算平台下都能稳定运行。随着生成式AI、数字孪生和沉浸式空间等前沿科技的涌现,Redshift还宣布将持续推出与AI驱动内容生成(AIGC)的深度适配工具,为未来的3D内容生产力爆发做好技术储备。总之,Cinema 4D的Redshift 2025.5.0不仅仅是一个渲染插件的升级,而是全方位的技术跃迁。它既打磨了最细致的性能优化,又拥抱了最新的美学与技术潮流,用不断进化的核心算法和完善的生态系统,为全球各类3D艺术家、动画师和制作团队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创意表达空间。无论你关注的是电影级真实感、动画生产线的高效协作,抑或是元宇宙和实时可视化的新机遇,Redshift 2025.5.0都将成为你理想的渲染引擎选择。未来3D内容创作的无限可能,正从此刻启航。
*软件插件仅供个人练习、请勿商用或传播。感谢@狐尊老师分享的软件、插件及录制的安装教程
免费下载
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_xwlOb3mQ3tz6Kqla0QDg 密码: gvpf
解压密码:c4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