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on Redshift全新版本多平台兼容性优化,动画贴图BUG修复推动3D模型创作者高效云端协作
Maxon在7月16号发布了Redshift 2025.6.0最新版,这次发布新版支持了最新OpenColorIO 2.4.2 版本色彩系统。并且增加了 Hopper 和 Blackwell 数据中心 GPU 支持。对50显卡兼容性更加好了,其他内容更新可以看上方截图:
目前新版的已经可以在Maxon App客户端内直接下载更新。如果你是50显卡,强烈更新下载新版使用。
Redshift 2025.6.0全新功能、系统兼容与色彩管理革新
Redshift 2025.6.0的发布为全球CG渲染行业带来了质的飞跃,此次更新不仅在渲染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进行了深度优化,更在核心色彩管理系统上引领了行业新潮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Redshift首次全面支持了最新的OpenColorIO(OCIO)2.4.2规格,这一升级意味着无论是在三维创作还是影视后期的复杂工作流中,用户都能体验到无缝且高精度的色彩转换和管理。OCIO作为业界主流的色彩管理管线标准,在好莱坞各大视效工作室及动画制作公司拥有广泛的应用。Redshift适配OCIO 2.4.2后,让色彩的准确传递、HDR渲染、电影级调色等高阶需求变得更加高效且标准,极大地提升了团队协作和交付成果的专业度。此次升级不仅支持OCIO全流程色彩映射,还优化了与3ds Max 2023及更高版本的兼容性,有效解决了在多平台、多设备环境下色彩校准、查找表应用等历史难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升级极大方便了美术及渲染团队无障碍衔接从贴图、材质制作到后期输出的每一个环节,消除了颜色偏差及误差的可能,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高还原度视觉效果。同时,对于行业硬件架构的变化,Redshift 2025.6.0也提前适配,正式支持NVIDIA Hopper与Blackwell系列数据中心GPU,极大提升了50系显卡用户的算力发挥和稳定兼容性。对于大型动画渲染、虚拟制片、设计可视化等超高负载场景,Hopper与Blackwell平台的引入不仅优化了渲染速度,还保障了复杂项目的长时间监控与高效输出,是企业级用户和研发团队不可或缺的利器。总之,在当前CG渲染领域日益向高质量、标准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Redshift 2025.6.0的重磅升级无疑奠定了行业新一轮技术跃迁的基石。
多平台协作、兼容性提升与核心BUG修复详解
此次Redshift 2025.6.0另一个显著亮点是针对C4D、Maya、Max、Houdini、Hydra、Blender等主流软件平台的协作优化和兼容性加强。以Cinema 4D为例,此次更新全面修复了贴图视口、Raw色彩节点、Connect对象、UVW编辑、动画抖动及IPR实时预览等多项历史遗留BUG,极大地提升了美术师在实时调试、动画过渡和复杂场景搭建中的流畅度。特别在高帧实时预览和异步动画缓存上的算法优化,让用户在面对大型镜头与庞大多边形模型时,不再出现掉帧、贴图错乱等影响效率的现象。在Maya模块下,推出了Redshift用户数据字符串节点,可以更灵活地绑定与传递场景参数,同时修复了角色渲染降噪、材质View未更新、Dome Light直连等多个关键节点的兼容问题。Max平台的DirectX 11视口渲染支持,也带来更为丰富、细腻的场景预览效果。Houdini方面,官方已经支持到20.5.655,补全了SOP节点、OBJ参数传递及引用机制的自动同步Bug,为复杂资产集成与大规模场景搭建保驾护航。此外,Hydra和USD(通用场景描述)相关的重大升级,包括通道命名、cryptomatte识别、AOV属性支持等,也让Redshift与好莱坞大厂渲染管线的高标准无缝对接成为现实。针对整体稳定性,本次通用层面修复了诸如vdB体积光、Sprite材质AOV、曲面采样、Flakes材质、场景网络变形等多达数十项核心BUG,有效防止了因特定操作或极限数据量引起的闪退、属性丢失、预览异常等状况。更令人欣喜的是,对于复杂动画和节点网络,Redshift 2025.6.0全面提升了参数数据点及AOV等数据属性的写入与调用效率,极大释放了多层材质与动画叠加的创作潜力。从整体来看,这次更新不仅针对业界主流平台“全打通”,更通过细致入微的BUG修复和功能打磨,打造了面向全球CG艺术家与技术团队顶尖体验的稳定生态。
面向未来的渲染引擎进化与Redshift技术布局展望
在人工智能与硬件架构深度演进的当下,Redshift 2025.6.0无疑展现了Maxon面向未来CG行业的前瞻性布局。本次CUDA模块的巨大升级,原生支持了NVIDIA Hopper与Blackwell两代数据中心级GPU,为大规模并行渲染、虚拟制片超高分辨率画面输出、数字孪生项目提供了坚实的运算基础。借助Hopper的全新Tensor Core、光线追踪单元与AI加速器,Redshift可在高密度帧渲染、真实物理光照仿真、复杂玻璃反射等高计算场景下实现“质变”式提速。而Blackwell作为AI训练与推理的顶级卡皇,它的加入让Redshift不仅支持传统渲染,还能无缝对接AI材质生成、运动估算、智能降噪等功能,为影视动画、XR(扩展现实)、数字孪生等新兴行业赋能。与此同时,本次升级注重对未来工作流的支持,例如Alembic Procedural的数据点及属性支持,使R&D工程师可以灵活调用自定义数据流,实现流程定制、资产可追溯性和跨平台互操作的高自由度。官方通过高度模块化与参数细致划分,不断完善Redshift在分布式渲染、多场景动画、超大规模资产合成等领域的技术护城河。不仅如此,Redshift作为GPU渲染引擎的“领军者”,本次还通过采样算法优化、曲面动力学调优、独立AOV输出、深度EXR通道、Sprite节点映射一致性等细节,用无数“显微级”提升为艺术创作与工程生产力加码。Redshift 2025.6.0还同步提升了各类数据缓存机制和冗余处理能力,有效防范了超大场景下因单点故障导致项目渲染中断、数据丢失的生产风险。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次更新让学习门槛进一步降低,软件智能提示机制和默认兼容性极强,培训、教学、入门创作都更加顺畅;而对企业及工作室级别用户来说,Redshift 2025.6.0则是在跨平台资产移植、团队协同、项目全周期管理等环节全面提配“安全感”。总而言之,Redshift这场2025.6.0的超级进化,不仅是一次堆料式功能大爆发,更是对全行业标准、硬件架构和未来AI生产力量的积极拥抱,是驱动数字视觉与三维创作产业迭代升级的又一里程碑。